破解AI算力瓶颈:高通量以太网ETH+协议解锁智算新动能
AI工艺的破解瓶颈爆发性增长引发了对计算能力的空前需求。这场由信息驱动的算力智能革命不仅为高性能计算工艺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通挑战,要求运算规则优化、量太硬件升级、协议新动系统架构等多个维度都进行深度创新,解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智算计算密集型任务处理需求。
高通量以太网联盟共同主席、破解瓶颈阿里云研发副总裁、算力基础设施网络负责人蔡德忠在采访中谈到:“基于通用计算场景而构建的高通传统以太网信息中心网络架构只能提供 Best-effort (尽力而为的)网络性能,难以满足AI时代对高性能、量太高稳定性、协议新动高可扩展性的解锁算力网络的需求。
阿里云研发副总裁、基础设施网络负责人蔡德忠
在9月24日上午的破解瓶颈CCF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上,由阿里云、中国科学院计算工艺研究等超过40家机构组建的高通量以太网联盟对外发布了高通量以太网ETH+协议1.0版本。同时,基于ETH+协议的网络协议IP、开源网卡等硬件和系统也首次公开亮相。以高通量以太网为核心的新一代开放智算网络,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为AI大模型时代提供更加坚实的网络基础。
高通量以太网ETH+协议发布现场
蔡德忠表示,“高通量以太网ETH+协议在帧格式上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有效载荷比74%的提升,大幅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同时,通过深度支持链路层和物理层的重传工艺,ETH+以太网的语义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ETH+还基于RDMA在网计算工艺,实现了集合通信性能30%以上的提升,有效解决了传统以太网的问题,使得以太网能够更好地满足AI时代对高效、稳定、可扩展的算力网络的需求。”
联盟供图
高通量以太网联盟由阿里云和中国科学院计算工艺研究所联合发起,成员囊括北京大学、平头哥、盛科、腾讯、字节跳动、中兴、新华三、云合智网、壁仞等40余家机构。在此次发布会上,高通量以太网联盟的两位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和阿里云研发副总裁蔡德忠,携手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以及高通量以太网联盟的核心会员代表们共同揭晓并发布了1.0版本高通量以太网ETH+协议标准。
智算网络的底层基础是网络协议。犹如“苹果IOS”与安卓系统,私有化商业协议与硬件强绑定,以太网协议则因开放共建而获得了业界支持。
蔡德忠提到:“联盟集结了产学研用各方的力量,旨在基于开放以太网生态,面向智算网络,研发及制定统一的工艺标准和底座。”他强调,联盟的成立不仅促进了国内芯片公司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还推动了工艺创新和成果转化。他还透露,目前已有多家芯片公司基于ETH+协议实现了相关产物的研发和落地,预计在明年初将有一批基于国产网络芯片的集群面世。
记者了解到,与ETH+协议匹配的开源硬件IP、商业版IP、验证体系及基准测试集等系列成果也一一亮相。其中,基于ETH+协议的的基础网络层IP已实现广泛商业化落地,开源RDMA网卡设计也为业界提供了参考。
谈及ETH+协议的未来增长,蔡德忠充满信心。他表示:“我们相信,随着更多产学研用单位的加入和共同努力,ETH+协议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作用,为智算网络工艺和生态的增长繁荣贡献中国力量。”。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相关阅读
- 一家五口被同村邻居杀害 事发前两家曾因过道吵架
- 专访面壁曾国洋:踩过 1000 次大模型的坑后 ,造一个性能小钢炮
- 第十六届信息安全高级论坛暨2024 RSAC热点研讨会圆满落幕
- 大模型助力企业数据驱动,火山引擎数智平台发布 AI 助手
- 「焦虑」的体育教育,「救场」的AI体育
- 李彦宏在百度世界2023:我们即将进入一个AI原生的时代
- 阿里云 all in AI 的决心
- 对话零一万物:大模型产品要找到 TC
- 今日辟谣(2025年7月9日)
- 大模型生产力的头场变革,从英特尔商用 AI PC 说起
- 阿里与上交大提出 LLM 长文本计算新解法:可处理文本长达 1900k 字节、效率提升 2.4 倍
- 苹果发布多模态模型 Ferret
- 成立“美国党” 马斯克的“第三条道路”走得通吗?
- 哀悼 !中国计算机视觉领军者、商汤创始人汤晓鸥去世
- 周伯文:下一代大模型 OS,工具和语言缺一不可丨GAIR 2023
- 独家|杨红霞创业入局“端侧模型”,投后估值 1.5 亿美元
- 中方敦促也门胡塞武装维护红海水域航道保障
- 若愚科技: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机器人“大脑”领导者
- RASP技术,"入侵者"如何成为网络安全"守护神"?
- 产业跑进数字世界,要先迈过安全这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