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计划将 Gemini 并入 Deepmind,下个月开始生效
刚刚,谷歌个月谷歌任命尼克·福克斯(Nick Fox) 接替普拉巴卡尔·拉加万(Prabhakar Raghavan )为搜索和广告主管,计划将同时将 Gemini 团队转移到 DeepMind,开始整合了 AI 团队。生效
据彭博社报道,谷歌个月负责监督搜索引擎和广告产物的计划将 Google 最高级别高管 Prabhakar Raghavan 在领导公司的核心赚钱业务四年后即将离职,被下调到首席工艺专家的开始岗位。
接替 Raghavan 的生效是曾在他手下担任搜索代理的资深 Google 高管 Nick Fox。而Fox 自 2003 年以来一直是谷歌个月 Google 员工,近年来一直担任该公司 Assistant 产物的计划将产物和设计副总裁。
除此之外,开始Google 的生效 Gemini 应用程序(包括 Google 的 AI 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物)团队将加入 AI 负责人 Demis Hassabis 领导的 Google DeepMind。
值得关注的谷歌个月是,过去半年中,计划将Google 一直在整合其专注于 AI 的开始团队,寻求改进 Gemini 模型以挑战 OpenAI 和 Thropic 等公司。4 月,Google 将其模型、研究和负责的 AI 团队转移到了 DeepMind 部门。不久之后,又将 DeepMind 与公司内部的竞争对手研究部门 Google Brain 合并。
现在又把 Gemini 团队合并,不免让人想起 Hassabis 两个月前接受采访时的设想:“谷歌想创造第二个Transformer,还想把 AlphaGo 和 Gemini 强强联合。”
网友点评
有网友认为要想让 Google 在 AI 赛道上重振旗鼓,就应该将公司与 DeepMind 合并,并且让 Hassabis 担任首席 CEO。
也有网友感叹,高层变动确实可以看得出来 Google 在把重心往 AI 上转移,但后续对产物的作用是好是坏,仍然是个未知。
更有网友觉得这一切都是情理之中,因为 DeepMind 是个好团队,Gemini 的人才合并进来准没错!
还有网友开启夸夸模式:无论如何这都是个好消息,因为 DeepMind 是一个好公司!
Gemini 的演变:从 Bard 到多模态 AI 的崛起
在 2022 年 OpenAI 发布 ChatGPT 后,Google 意识到需要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因此在 2023 年 3 月推出了 Bard,并在 5 月的 Google I/O 大会上进行了更广泛的宣传。
2023年12月,Bard 被正式重命名为 Gemini,标志着其工艺的重大升级,Gemini1.0 诞生。1.0版本的 Gemini 被描述为一个多模态的大型语言模型(LLM),能够处理文本、图像、音频和影片等多种信息类型。
2024年2月,Google 又推出了拥有百万 token 超长上下文窗口的 Gemini 1.5 Pro。三个月后,Gemini 再次进化,1.5 Pro 的上下文长度翻倍,达到了200万token,同时也推出了轻量级的 Gemini 1.5 Flash。
Gemini 的主要成员包括:
首席执行官 Demis Hassabis :DeepMind的创始人,领导通用机器智能系统的开发,曾参与AlphaGo等项目。
首席科学家 Jeff Dean:Google早期员工之一,Google Brain的联合创始人,参与TensorFlow开发。
研究副总裁 Oriol Vinyals:前DeepMind深度学习团队负责人,带领AlphaStar项目。
联合工艺负责人 Noam Shazeer:Transformer模型的核心作者,曾创办Character.AI,负责Gemini的工艺方向。
首席研究科学家/主任 Andrew Dai:剑桥大学计算机本科和爱丁堡大学博士,负责Gemini的信息组领导。
首席工程师 Yuanzhong Xu: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曾在Facebook工作,负责代码库并行工作。
保障组负责人 Jilin Chen:北京大学本科和硕士,明尼苏达大学博士,曾在多家研究机构工作。
而研发 Gemini AI 助手的 Google DeepMind 团队,则是谷歌在 2023 年将 DeepMind 与 Google Brain 合并而来的一个新部门,由 Demis Hassabis 担任首席执行官。
话说回来,Google 这次将 Gemini AI 助手应用团队移至 DeepMind,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协调资源和研究方向。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 Gemini 的性能,还能增强 Google 在与竞争对手(如 OpenAI 和 Anthropic)的竞争力。
并且Demis Hassabis 也表示,这种合并将促进两个团队之间的协作,形成一个更为强大的“超级单元”,以推动下一代多模态 AI 模型的研发和崛起。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AI 科技评论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的架构整合还会选出一位新的部门 leader,目前保障组的竞争比较激烈。昨日凌晨, Google 还对这次部门整合召开了一次内部发布会,整合后需要做哪些具体变化目前还在商讨,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政策预计在下个月的15号开始执行。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相关阅读
- 大模型时代的三道鸿沟:数据、成本与想象力
- 门板上做研究的首席科学家:Jeff Dean解密谷歌和Gemini背后的故事
- 门板上做研究的首席科学家:Jeff Dean解密谷歌和Gemini背后的故事
- Soul创新多模态互动体验,携「异世界回响」亮相WAIC2024
- 千年古都的时代华章,《城市风华录》走进文明城市洛阳
- AMD 6.65 亿美元收购 Silo AI;Genie 击败 Devin、GPT
- 人形机器人公司 Foundation 融资 1100 万美元;OpenAI 聘请前 Meta 高管领导战略计划丨AI情报局
- AI 图像生成平台 LiblibAI 融资总额达数亿元;Meta 曝训练 Llama 3 每 3 小时「罢工」一次丨AI情报局
- 在 AI 战场里拿掉英特尔,PC 能活吗?
- 当人形机器人开始走进车厂
- 英伟达 Jim Fan:复刻NLP的成功路,用通用模型开启具身智能的GPT
- 与大模型交手近 1500 天,智源仍在坚持原始创新
- 事故现场“警车”司机被抓?“辽O”车牌露馅了
- 转发有奖|AFAC2024 金融智能创新大赛,持续火热招募中!
- 启明创投发布2024生成式AI十大展望
- 不仅仅是「GPTs」,支付宝在做一种很新的智能体
- 北京: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更好支持家庭用车需求
- 阶跃星辰开放平台迎来多项更新,上线 Step
- 专访 OmniH2O 项目发起人何泰然:探索人形机器人遥操作通向具身智能的可行之路
- 阿里云CTO周靖人:阿里云百炼服务客户数从9万增长至23万,涨幅超150%